用爱点亮孩子的童年

本文转自:固原日报

李艳玲

用爱点亮孩子的童年

(扫码观看短视频)

本报见习记者 董文娇 记者 宋 昇

“老师,我想妈妈。”“老师,我要喝水。”……9月8日,彭阳县幼儿园小(6)班的教室里,哭闹声此起彼伏。在一片稚嫩的诉求中,幼儿教师李艳玲的身影忙碌不停。她时而蹲下将哭闹的孩子搂进怀里安慰,时而为孩子们接上一杯温水,想尽方法抚平孩子们初入园时的不安。幼儿教师这个在人们口中最辛苦、最考验耐心的职业,却是李艳玲坚守了十年的热爱之路。

2015年,李艳玲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带着对孩子的喜爱踏入幼教行业。“幼儿园的孩子天真纯粹,和他们相处久了,这份童真会一直感染我。”她说,正是这份纯粹,让她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慢慢读懂了幼教的意义——这份职业不只是单纯的工作,更是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李艳玲教小班新生。孩子入园前,她和家长开见面会,认真记下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有的孩子睡觉时需要布偶陪伴,她便特意允许孩子把“小伙伴”带到幼儿园;有的孩子怕生,她就提前准备小游戏拉近距离。入园第二周,孩子们的焦虑情绪达到高峰,她耐心地挨个安抚,用故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是孩子成长的过渡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他们慢慢适应,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在她看来,幼教从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要让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索欲和生活习惯。”李艳玲说。

在李艳玲的教学生涯里,有一名格外安静的孩子让她印象深刻。起初,这个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外界鲜有回应。3年工作中,李艳玲成了他的“专属引导员”:从教他画画时握笔描线,到鼓励他和小朋友说话;从引导孩子自己吃饭,到午睡时哄他入眠。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下,孩子渐渐打开了心扉,会主动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也会和大家打招呼问好。毕业拍合影那天,这个不善表达的孩子突然抱住李艳玲说:“老师我舍不得你。”那一刻,李艳玲的心里暖暖的,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动人的回响。

十多年来,李艳玲先后获得彭阳县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但在她心中,最大的鼓励是孩子们奔跑时的身影,是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脸,是毕业时那句带着奶音的“老师再见”。她用多年的坚守证明,一份对孩子的爱能撑起无数个童年的暖阳,而这份温暖,还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路。

发布于:北京

下一篇:暖心守护40天 蝴蝶宝贝安全“破茧”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