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8月2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鹏 孙萌萌 杨雯茹)金风送爽,鹊桥相会。8月29日上午,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七夕”的浪漫氛围中,由烟台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联合大季家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金婚岁月话家风”七夕婚俗文化节,在黄渤海新区文化馆温情启幕。15对金婚夫妇和近百对中年夫妇、青年夫妇及社区群众齐聚,共赴一场关于爱情坚守与家风传承的温馨之约。
“住家过日子,总有磕磕碰碰,多包容多退让,岁数大了,身边有人陪伴才是最好的运气。”78岁的董永连在现场分享着他和老伴董翠香56年婚姻和谐的真谛。董永连是一名物理、体育老师,老伴日常在家料理家务,两人身体健康热爱生活,孩子孝敬,家庭非常和睦。
互动环节里,三代夫妻轮番分享,满是温情与感悟:金婚夫妻以“遇事多包容、吵架不隔夜”的朴实感悟,诠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中年夫妻则聚焦“责任担当”,讲述经营婚姻、守护家庭的故事,把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下去,展现家风延续中的核心作用;青年夫妻也分享着收获,“听金婚前辈的故事才懂,爱情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未来我们也要践行简约婚俗,把这份责任扛起来”。
现场,一段“金婚伉俪・时光记忆”视频令人泪目,黑白照片里的青涩容颜、泛黄书信中的牵挂,生动呈现多对金婚夫妻“五十年风雨同舟、五十年相濡以沫”的历程。“共筑家风树”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金婚夫妇把写有祝福的红绸系于树干,象征家风“根基”;中年夫妻将家训木牌挂在侧枝,寓意家庭“支撑”,他们以“上有老下有小”的担当,让“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的家风扎根;青年夫妻把未来憧憬卡片系于枝头,代表“新生”,他们打破陈规,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婚俗践行新风。
七夕婚俗文化节上,“时空对话墙”同样吸睛,通过老物件照片、文字与老物件摆件,直观展现不同年代婚俗变迁:50-70年代的粮票彩礼、80-10年代的自行车迎亲、如今的电子请柬与旅行结婚,形式虽变,但“忠贞相守、互敬互爱”的内核始终未改。
当天,金婚夫妇乘坐大巴游览黄渤海新区文化长廊,沿途打卡时光塔、“孤独的鲸”、天马栈桥等标志性景观,在“山海相依、古今交融”的地域特色中,感受新区发展脉动,重温半世纪相伴时光。此次活动不仅为金婚夫妇送上敬意与祝福,更搭建了代际交流平台,传递“婚嫁文明,喜事喜办;量力而行,不比不攀”的理念。
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负责人赵峻峰表示,“七夕是象征忠贞与美好的节日,承载着对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的朴素向往;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将二者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家庭观、幸福观的诠释,更是黄渤海新区深化“山东省婚俗改革试点”、冲刺“全国婚俗改革试点”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吕金滙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