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觉得爱是什么?"林母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握着刚洗好的青菜。
林然放下手机,抬头看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是责任吧。"
"那责任呢?"林母的声音平静,却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
"妈,你今天怎么问这个?"
"我只是想知道,当你拼命把爱情往责任上栓,那责任若断了,爱情又往哪儿去呢?"
01
厦门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冷,却也足够刺骨。风从海面上吹来,裹挟着咸腥的潮气,穿过玻璃窗的缝隙,撞进林然的房间。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居室,装修得不算精致,却也温馨。客厅的墙上挂着几幅简单的水彩画,是林然大学时期的作品。
林然抱着膝盖坐在飘窗上,望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个角落是她的小天地,从小到大,每当心里有事,她都会在这里发呆。身旁放着一杯已经冷掉的茶,袅袅的水汽早已散尽。窗外的天空被暮色染成了深蓝色,几颗星星悄悄地露出了脸。
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周宇发来的消息:"下班了,我过来接你?"
林然看着这条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方悬了良久,终于还是轻轻点下:"好,我在家等你。"
放下手机,她长舒一口气。两年的恋情,走到今天似乎顺理成章地要谈婚论嫁了。周宇,这个比她大三岁的男人,性格沉稳,工作努力,是所有人眼中的"好男人"。年薪三十万,在这座不算一线的城市里,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他们在公司的年会上认识,一来二去,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然然,周宇要来吗?我多炒几个菜。"厨房里传来林母的声音。
"嗯,他一会儿过来。"林然回应道,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林母是一位退休教师,在当地一所中学教了三十年的语文。退休后的她依然保持着教师特有的气质,言行举止间总是透着一股温和而坚定的力量。自从林然的父亲五年前因病去世后,母女俩的关系更加亲密。林母不是那种事事干涉子女的家长,但在重要问题上,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
门铃响起,林然走去开门。周宇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脸上带着疲惫却温柔的笑容。
"阿姨,我来了。"周宇进门后,先是礼貌地向林母打招呼。
"来了就好,快坐吧,饭马上就好。"林母应道,手上的动作没停。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氛围和谐而温馨。饭桌上的谈话很平常,工作上的事,生活中的琐事,以及最近城市里发生的新鲜事。林然注意到,周宇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看一眼手机。
"周宇,工作上有什么事吗?"林然问道。
周宇微微一怔,随即摇头:"没什么,就是弟弟刚给我发了几条消息。"
"东东啊,现在上高三了吧?"林母接过话题。
"对,明年就高考了。"周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他成绩一直不错,应该能考上不错的大学。"
"那挺好的。"林母点点头,"你们兄弟感情很好啊。"
"是啊,我们父母退休得早,家里条件也一般,所以我从工作后就一直在帮衬家里。"周宇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林然低头扒着碗里的饭,没有接话。这个话题她并不陌生,在两人交往的过程中,周宇偶尔会提到自己的家庭状况。父母早早退休,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家里的房子还有贷款,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都靠他来支持。但这些事情在两人的日常交谈中,更多是作为背景信息存在,从未真正摆到台面上来讨论过。
饭后,周宇主动提出帮忙洗碗。林然和母亲坐在客厅里,电视上播放着一档综艺节目,但两人都心不在焉。
"妈,你觉得周宇怎么样?"林然低声问道。
林母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然后转向女儿:"人是挺好的,踏实,有责任心。"
"嗯。"林然点点头。
"但是,"林母停顿了一下,"责任心过强,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
林然抬头看向母亲,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没什么,只是随口一说。"林母拍了拍女儿的手,"你们年轻人的事,自己拿主意。"
周宇从厨房出来,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临走时,林母叮嘱周宇路上开车小心,周宇则再三保证会把林然平安送回家。这样的场景,温馨而普通,仿佛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日常。
然而,就在这平静的表面下,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
02
春节前的一周,林然和周宇决定一起去丽江旅行。这是他们交往以来的第三次旅行,也是最长的一次,计划待上五天四夜。林然负责订酒店和规划行程,周宇则负责交通和当地的一些活动预订。
"机票我已经订好了,初二的早上八点,回来是初六下午的航班。"周宇在电话里说道,"住宿你看得怎么样了?"
"我看了几家客栈,古城里的那家环境不错,价格也合适,一晚上四百多。"林然一边浏览着网页,一边回答。
"四百多?"周宇的声音有些迟疑,"会不会太贵了点?咱们去五天,就是两千多。"
林然愣了一下:"这已经算便宜的了,古城里的客栈,春节期间,四百多真的不算贵。"
"要不咱们住古城外面?应该便宜些。"周宇建议道。
"外面交通不方便,而且就少那一千来块钱,咱俩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小五万,何必呢?"林然有些不解。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宇才道:"行吧,那就订这家吧。"
林然挂了电话,心里泛起一丝疑惑。周宇一向不是很在意这些小钱,怎么今天反常地计较起来了?但她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抛到了脑后,继续规划起了旅行的细节。
丽江的二月,阳光明媚却带着丝丝凉意。古城的石板路上,游人如织。林然和周宇手牵着手,穿梭在狭窄的小巷中,时不时停下来欣赏两旁的店铺或者拍几张照片。
"这里真美。"林然仰头望着蓝得透彻的天空,感叹道。
周宇笑着点头:"是啊,难得能这样放松一下。"
他们找了一家看起来很有特色的纳西族餐馆吃午饭。点了几道当地特色菜,又要了一壶茶。饭菜上来后,两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对了,下午我想去拍几张照片,听说狮子山上视野很好。"林然说道。
正当周宇要回答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屏幕,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接起电话:"喂,东东?"
林然安静地吃着饭,不经意间听到了对话的只言片语。
"现在?这么急吗?""好吧,我看看。""你等会儿,我给你转过去。"
挂了电话,周宇的表情有些为难:"东东说学校组织春游,要交三百块钱。"
"噢。"林然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周宇拿出手机,打开了银行APP,却皱起了眉头。他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操作。
"怎么了?"林然问道。
"手机没信号,转不了账。"周宇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用我的手机试试?"林然递过自己的手机。
周宇接过手机,却在输入账号时停住了:"我想起来了,我的卡里好像没钱了。"
"没钱了?"林然有些惊讶,"你不是刚发工资吗?"
周宇的表情有些尴尬:"弟弟上个月刚交了住宿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花了不少。"
一阵沉默。
林然看着周宇,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你一个月工资三万,怎么会没有流动资金?"
"不是,就是最近支出比较大。"周宇解释道,声音低了几分,"前段时间家里还房贷,我也帮着还了一部分。"
林然没有再问下去。她拿回手机,打开支付宝:"要不我先给你弟弟转吧,回去你再还我。"
"那多不好意思。"周宇迟疑道。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是外人。"林然说着,已经开始操作转账。
这件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两人继续他们的旅行。爬狮子山,逛古城,在酒吧街听歌,在束河古镇散步,五天的时间过得飞快。但是,那种隐约的不安感,却在林然心底扎了根。
回到厦门后,周宇按约定归还了林然垫付的钱。林然本想借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周宇的财务状况,但又怕显得太过计较,最终没有开口。
时间流逝,转眼间已是初夏。林然和周宇的恋情稳定发展,两人开始频繁地讨论起结婚的事情。周宇提出年底领证,第二年春天办婚礼。林然对此没有异议,只是有些担心时间安排得太紧。
一个周末的下午,两人坐在林然租住的公寓里,开始认真地规划婚后的生活。
"我觉得我们应该先买房子。"林然说道,"租房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周宇点头赞同,"不过现在房价有点高,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预算。"
林然拿出一张纸,开始列出他们的资产和负债。她的工作收入不高,一年到手也就十几万,但家里给的嫁妆有五十万。周宇则是年薪三十万,存款据他所说有四十万左右。
"这样算下来,我们能拿出六七十万的首付。"林然计算着,"再加上贷款,应该能买个不错的小两房了。"
周宇听着,脸上的表情有些犹豫:"其实,我的存款可能没有那么多。"
"怎么会?"林然有些意外,"你工作这么多年,收入也不低啊。"
周宇叹了口气:"家里一直有些支出,弟弟的学费,父母的生活费,还有家里的房贷……"
林然默默地听着,心里的不安感再次浮现。
"而且,"周宇继续说道,声音更低了,"弟弟明年可能要考研,如果考上了,还得继续支持他。"
"那我们的婚礼和房子怎么办?"林然问道,声音平静但心已经开始发凉。
"婚礼可以简单一点,房子的话,可能得先租着住,等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买。"周宇回答,眼神有些闪躲。
林然沉默了。她不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人,但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她开始意识到,周宇对原生家庭的责任感远超出她的想象。
"宇,我们结婚后,你还打算一直这样资助你家里吗?"林然终于问出了这个一直盘旋在心头的问题。
周宇似乎早有预料,却也不知如何回答:"我父母没什么收入,弟弟还在上学,我不帮他们,谁来帮?"
"我理解你的孝心,但是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生活啊。"林然轻声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周宇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等弟弟毕业工作了,情况就会好转的。"
林然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没有解决的可能。但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开始在她心中形成:她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婚姻?一个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责任的婚姻?
03
林母决定请周宇吃顿饭。这个决定来得有些突然,但在林然看来,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两人已经谈婚论嫁,母亲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未来的女婿,再正常不过了。
林然帮着母亲准备晚餐,厨房里飘散着各种香料的味道。林母的厨艺很好,几道家常菜做得色香味俱全。
"妈,你今天怎么突然想到要请周宇吃饭?"林然一边切着黄瓜,一边问道。
林母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专注地翻炒着锅里的菜:"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想多了解了解他。"
林然知道母亲的性格,不喜欢过多地干涉她的决定,但在关键时刻,总会给予最中肯的建议。这让她既感到安心,又有些忐忑。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林母突然问道。
"年底领证,明年春天办婚礼。"林然答道。
"这么快?"林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意外。
"也不算快吧,我们都不小了。"林然说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妈,你不会不同意吧?"
林母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结婚是大事,得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我们已经在一起两年了,彼此都很了解。"林然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
林母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继续忙着手中的菜。
晚上七点,周宇准时到达。他带来了一盒精致的点心和一瓶红酒,很是懂得礼数。林母热情地招待了他,气氛一直很融洽。
饭桌上,林母询问了周宇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周宇也都一一作答,显得很是坦诚。林然坐在一旁,看着母亲和男友相谈甚欢,心里松了一口气。
"听然然说,你弟弟今年上大学了?"林母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了周宇的家庭上。
周宇点点头:"是的,刚考上B大,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那挺好的,现在这个专业很吃香。"林母笑着说,"B大的学费不便宜吧?"
"还行,一年七千多,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一年差不多三万。"周宇回答道。
"都是你在负担吗?"林母继续问道,语气依然轻松。
周宇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是的,我父母退休得早,收入不多,家里的经济重担主要靠我。"
林母点点头,似乎在消化这个信息。房间里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林然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周宇,感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她正想说些什么来缓解气氛,林母却先开口了。
"周宇啊,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林母的声音依然平和,但眼神中多了几分认真。
"阿姨您请说。"周宇放下筷子,坐直了身体。
"你弟弟现在才18岁,那你打算供到他几岁?"林母问道,目光直视着周宇。
整个房间突然安静下来。林然惊讶地看着母亲,没想到她会如此直接地问出这个问题。
周宇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他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至少要供到他大学毕业吧。如果他想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我也会尽力支持的。毕竟,他是我弟弟。"
林母听完,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了点头:"嗯,你这份兄弟情确实令人感动。"
然后,她又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那如果以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要是你弟弟和你孩子同时需要学费,你会先给谁?"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敲在了林然的心上。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此刻,它却变得如此清晰而尖锐。
周宇的表情有些尴尬,他看了林然一眼,然后低声回答:"这个……应该是都要照顾到吧。不过弟弟现在是实际的需求,孩子的事情还远着呢。"
林母没有再追问,只是笑着点头:"你说得对,眼前的事情确实更重要。"
话题很快就转向了其他方向,但那个问题却如同一粒种子,已经在林然的心中生根发芽。
饭后,周宇主动提出帮忙收拾餐桌。林然趁机走进厨房,低声问母亲:"妈,你为什么要问那样的问题?"
林母看了女儿一眼,轻声回答:"因为有些事情,必须在结婚前就想清楚。婚姻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事,尤其是当一方已经背负了太多责任的时候。"
林然默默地点头,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周宇离开后,林然独自在房间里思考。母亲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一直回避的问题。周宇对原生家庭的责任感固然值得敬佩,但是,这种责任感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家庭?当两种责任发生冲突时,他会如何选择?
这些问题在林然的脑海中盘旋,久久不能平息。
04
第二天,林然和周宇约在一家咖啡厅见面。自从昨晚的那顿饭后,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林然心里憋着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周宇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选择话题,避开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方向。
"昨天的饭吃得怎么样?我妈的手艺还行吧?"林然终于开口问道,试图打破这种尴尬的氛围。
周宇笑了笑:"很好吃,阿姨的厨艺真的很棒。"
"她人也不错吧?"林然继续问道。
"嗯,阿姨很和蔼,也很关心你。"周宇点点头,然后迟疑了一下,"就是有些问题问得有点……直接。"
林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但她并不想就此轻易放过:"哪些问题?"
周宇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判断她的态度:"就是关于我弟弟和……未来孩子的那个问题。"
"你觉得那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吗?"林然反问道。
周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说:"我觉得那个假设有点远,而且也不太现实。我的意思是,等我们真的有了孩子,弟弟应该已经工作了,不会再需要我的经济支持了。"
林然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即回应。她在思考,在周宇的设想中,一切似乎都很完美:弟弟毕业,工作,不再需要他的支持,然后他们再生孩子,开始新的家庭生活。但现实真的会如此顺利吗?
"宇,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林然终于开口,声音很平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成立的是新的家庭,不是继续给你老家'续命'?"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但林然觉得必须问出来。周宇明显被这个问题刺到了,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僵硬。
"然然,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把我们的婚姻看作是为了'续命'。"周宇的声音有些提高。
"但事实上,你现在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支持你的原生家庭了,不是吗?"林然反问道。
周宇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责任照顾我的父母和弟弟,这是我作为儿子和哥哥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重视我们的关系。"
"我理解你的孝心,真的。"林然的声音软了下来,"但是,宇,我们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啊。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那将来只会更难。"
周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苦笑道:"你说得也对,但我不管他们,我良心过不去。"
林然看着他,轻声说出那句话:"那我呢?你良心过得去吗?"
这句话如同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周宇的脸上。他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应。
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周围的咖啡厅里,其他客人的谈笑声显得格外刺耳。
"我不是想为难你,"林然最终打破了沉默,"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能保证不会因为原生家庭的需求而忽略我们的家庭吗?"
周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低头看着自己的咖啡杯,仿佛那里有他所有问题的答案。
"我会尽力平衡好两边的关系。"最终,他这样回答道。
但这个回答并没有给林然带来任何安慰。"尽力平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依然会把原生家庭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是会"尽力"不让她和未来的孩子受到太大影响?
林然突然感到一阵疲惫。她爱周宇,但爱情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规划存在如此大的分歧,那么即使再深的感情,也难以维系长久的婚姻。
"我想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林然最终说道,"给彼此一些时间和空间,好好想想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周宇点点头,表情复杂。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两人就这样坐着,各自陷入自己的思绪中,之间的距离仿佛比物理上的几厘米要远得多。
05
接下来的几天,林然和周宇几乎没有联系。这种突如其来的冷战让林然感到既痛苦又迷茫。她一方面怀念着两人过去的美好时光,另一方面又无法忽视那些现实问题带来的隐忧。
周末,林然约了闺蜜安安出来散心。安安是她大学时代的室友,两人毕业后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城市,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你们因为他弟弟的事情吵架了?"听完林然的叙述,安安问道。
林然摇摇头:"不算是吵架,只是意见不合。"
安安点点头,若有所思:"我能理解你的担忧。记得我前任吗?那个'供妹狂魔'?"
林然想起来了,安安的前男友确实有个妹妹,一直靠他资助上学。"后来怎么样了?"
"分手了呗。"安安耸耸肩,"最后我成了'工具老婆',我们结婚后,他的收入大部分还是用来供他妹妹。后来我生了孩子,婆家竟然说'没空带,你家娘家带去'。"
林然惊讶地看着闺蜜:"真的假的?"
"骗你干嘛。"安安的表情很认真,"他们家的逻辑就是,他妹妹是他们家的人,所以理所当然应该由他来负责。而我和孩子?哦,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林然陷入了沉思。虽然她不认为周宇会像安安前夫那样极端,但这个例子确实让她警醒。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时候比想象中的要深远得多。
"我不是说周宇就一定会这样,"安安似乎看出了林然的心思,"但是,这种责任感过重的人,往往很难真正地把新家庭放在第一位。"
"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林然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安安沉思了一会儿:"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确定他是否愿意为了你们的未来做出一些改变。如果他连承认这是个问题都不愿意,那就真的值得你好好考虑了。"
林然默默地点头。她明白,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周宇是否爱她,而在于他是否能够在原生家庭的责任和新家庭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他始终把原生家庭放在第一位,那么无论她多么爱他,这段关系最终都会让她感到委屈和不满。
"不是不爱,是看不到未来。"林然轻声说道,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安安拍了拍她的肩膀:"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只是记住,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一开始就妥协的话,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林然感激地看着闺蜜,心中的迷茫却并未减少。她知道,接下来她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一个关乎她未来幸福的决定。
周日晚上,周宇发来了消息,问她是否有时间见面谈谈。林然同意了,约在了他们常去的那家咖啡厅。
周一下班后,林然来到咖啡厅,发现周宇已经等在那里了。他看起来憔悴了不少,眼睛下面有明显的黑眼圈,似乎这几天也没有休息好。
"你来了。"周宇站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
林然点点头,坐了下来。服务员过来,她点了一杯热拿铁。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之间的事情。"周宇开门见山,"我明白你的担忧,也理解你的顾虑。"
林然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我不是不爱你,只是我责任太多了。"周宇继续说道,声音有些哽咽,"我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把我们兄弟俩拉扯大,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晚年生活困难。而弟弟,他是我唯一的亲弟弟,我希望他能有比我更好的未来。"
林然理解他的心情,但这并不能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不公平,"周宇低下头,"你本应得到一个全心全意爱你的丈夫,而不是一个背负着沉重家庭负担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恳求:"但是,然然,我希望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量减少对家里的资助,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我们的未来中。"
这些话听起来很诚恳,但林然心中的疑虑并未减少。她见过太多类似的承诺,最终都因为现实的压力而化为泡影。
"你知道吗,"林然终于开口,"我从来没有要求你放弃对家人的责任。我只是希望,当我们组建家庭后,你能把我们的家放在第一位。"
周宇急忙点头:"我会的,我保证。"
"但是,宇,问题是,你现在就已经把大部分收入用来支持你的原生家庭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会背负很重的经济压力。"林然直视着他的眼睛,"而且,即使你现在做出承诺,谁能保证当你弟弟或父母真的需要帮助时,你不会再次把他们放在第一位?"
周宇的表情变得有些挣扎:"你就当我多了个'拖油瓶',但我们还是能过好日子的。弟弟大学毕业后就能工作了,到时候情况会好转的。"
"拖油瓶?"林然重复着这个词,心里一阵刺痛。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和家庭观的问题。
"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说……"周宇急忙解释,但已经晚了。
林然看着眼前这个她爱了两年的男人,突然感到一阵陌生。她终于明白:他不是没心,只是心太多人分。在他的世界里,原生家庭永远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而她,即使是作为未来的妻子,也只能排在其后。
"宇,我想我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林然最终说道,声音平静但坚定。
周宇的表情变得惊慌:"你是说要分手吗?"
林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如果我们现在结婚,你能保证在经济上优先考虑我们的家庭吗?"
周宇沉默了。这个沉默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不是要你立刻做出选择,"林然继续说道,"但是,我需要知道,在你的心里,我们的家庭究竟排在什么位置。"
周宇低着头,久久不语。最终,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恳求:"能不能等等?等弟弟大学毕业,我们再结婚?到时候情况会好很多的。"
这个请求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林然最后的幻想。在周宇的规划中,他们的婚姻永远是要为他原生家庭的需求让路的。
"我想我们都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路。"林然站起身,拿起包,"这段时间,我们各自冷静一下吧。"
周宇也站了起来,想要挽留,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吧,如果这是你想要的。"
林然转身离开咖啡厅,心中既痛苦又释然。她知道,这可能是他们关系的终点,但或许也是她新生活的起点。
接下来的一周,林然和周宇没有联系。林然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试图转移注意力。但每当夜深人静,那些未解的问题和情感上的纠结依然会涌上心头。
周末,林然回到母亲家。自从那天的谈话后,林母并没有再提起周宇的事情,似乎是在给女儿足够的空间自己做决定。
"最近怎么样?"吃晚饭的时候,林母随口问道。
"还行。"林然简短地回答,不想多谈。
林母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她夹了一筷子菜放在林然碗里:"多吃点,最近瘦了。"
林然突然感到一阵鼻酸。母亲的关心,简单而实在,却让她感到无比温暖。
"妈,"林然放下筷子,"我和周宇可能要分手了。"
林母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平静地点点头:"你做了决定?"
林然点头:"嗯,我想了很多。我们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规划差异太大了。"
"你不后悔?"林母问道。
林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不是不爱他,只是我看不到未来。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那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林母伸手握住女儿的手:"做决定之前想清楚就好。无论你选择什么,妈都支持你。"
林然感激地看着母亲,心中的迷茫逐渐被坚定所取代。
06
第二天,林然给周宇发了消息,约他出来谈谈。周宇很快回复,表示会准时赴约。
他们约在了一个公园里。初夏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树荫下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远处有孩子在嬉戏玩闹。
周宇已经等在那里了。看到林然走来,他站起身,脸上带着期待和紧张。
"好久不见。"林然坐下来,开口道。
周宇点点头:"是啊,这一周感觉特别长。"
两人之间一时陷入沉默。远处的喧闹声传来,却显得他们之间的安静更加明显。
"宇,"林然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想了很多,也很认真地考虑了我们的未来。"
周宇的表情变得紧张起来,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我认为,我们可能不太适合继续在一起了。"林然直视着他的眼睛,说出了这句话。
周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为什么?是因为我弟弟的事吗?我可以减少对家里的资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的关系上。"
林然摇摇头:"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我们对家庭的理解和规划太不一样了。你认为照顾原生家庭是理所当然的责任,我尊重这一点。但是,当这种责任与我们未来家庭的需求发生冲突时,我不确定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周宇想要反驳,但最终只是沉默了。因为他知道,林然说的是事实。
"我不想让你为难,也不想让自己日后后悔。"林然继续说道,"与其在婚后因为这些问题不断争吵,不如现在就坦诚面对我们之间的差异。"
周宇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我真的很爱你,然然。"
"我也爱你,宇。"林然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是爱情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有些分歧,即使再深的感情也无法弥补。"
周宇低下头,长久地沉默着。最终,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决然:"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以等,等弟弟大学毕业再谈结婚的事。到时候,我就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我们身上了。"
林然看着他,心中既痛苦又怜惜。她知道,周宇是真心爱她的,但他的爱却被太多的责任和牵绊所束缚。
"宇,问题不在于等不等。"林然轻声说道,"而在于,即使等到那个时候,你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也不会改变。当新的问题出现时,你依然会把原生家庭放在第一位。"
周宇想要反驳,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因为在内心深处,他知道林然说的是对的。
"不是你不好,"林然最终说道,"而是我妈问的问题,我替未来的自己回答不了。"
周宇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是深深的无奈。他明白了,林母那天的问题不是无心之问,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关系中最核心的矛盾。
"我理解了。"最终,周宇点点头,声音中带着深深的疲惫和释然,"也许你是对的,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考虑未来的路。"
两人就这样坐着,谁都没有再说话。远处的嬉闹声,树叶的沙沙声,都成了他们之间的背景音。
最终,林然站起身:"我该走了。"
周宇也站了起来,伸出手像是想拉住她,但最终又收了回去:"保重。"
林然点点头,转身离开。走出几步后,她突然停下,转过身:"宇,希望你和你的家人一切都好。"
周宇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谢谢,你也是。"
就这样,一段持续了两年的恋情,在一个普通的初夏午后画上了句点。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没有撕心裂肺的挽留,只有两个成年人之间的理性和尊重。
07
分手后的第一周,林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和轻松。她不再需要为未来的经济规划而焦虑,不再需要担心自己在未来丈夫心中的位置。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空虚。
两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当看到周宇喜欢的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或者经过他们常去的餐厅,林然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些共同的回忆。
但她没有后悔。理性告诉她,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与其在婚后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不断争吵,不如在现在就勇敢地面对现实。
周宇发过几次消息,大多是询问她的近况,或者分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林然都简短地回复了,既不冷淡,也不过分热情。她知道,如果想要真正地放下,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个月后,林然决定搬出两人曾经合租的公寓。虽然那里的租约还有半年,但每天生活在充满回忆的环境中,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
她找了一个小一点的单身公寓,离公司更近,租金也更合理。搬家的那天,闺蜜安安来帮忙。两人忙碌了一整天,终于把所有东西都安置好了。
"感觉怎么样?"安安问道,坐在新公寓的沙发上。
林然环顾四周,这个空间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充满了新的可能性:"挺好的,新的开始。"
安安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虽然林然表面上坚强,但内心深处依然在经历着分手后的痛苦。
"对了,"安安突然想起什么,"前几天我在商场看到周宇了,他和一个年轻男孩在一起,应该是他弟弟。"
林然心里一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嗯,可能是弟弟放假了,回来看他。"
"你不好奇他过得怎么样吗?"安安追问道。
林然摇摇头:"知道又能怎样?我们都已经选择了各自的路。"
安安不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林然的肩膀,表示理解和支持。
晚上,安安离开后,林然一个人坐在新公寓的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生活还在继续。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本相册。这是她和周宇的旅行照片集,记录了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翻开相册,那些欢笑和甜蜜的瞬间仿佛就在昨天。
林然轻轻抚摸着照片,心中既有不舍,也有坚定。她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看清了未来的路。
她合上相册,站起身走到书桌前。书桌上放着一本婚礼策划册,那是她在和周宇谈婚论嫁时准备的。她翻开策划册,里面记录了她对婚礼的各种构想和计划。
林然拿起一页关于婚纱的设计图,轻轻地从策划册中取出,然后放进了一旁的纸篓中。
一页接一页,她慢慢地清理着那些不再需要的计划和梦想。每一页都代表着一个曾经的期待,如今却成了过去的回忆。
最后一页是关于蜜月旅行的计划。林然看了很久,然后也把它放进了纸篓。整个动作轻柔而坚定,就像她做出分手决定时那样。
窗外,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桌面上。林然拿起手机,给母亲发了一条消息:
"谢谢你那天那句话。你救的是我未来十年。"
林母很快回复道:"傻孩子,妈妈只是问了一个问题,选择的是你自己。"
林然看着这条消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是啊,选择的是她自己。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因为足够爱自己,才能在看清未来的路后,勇敢地说出再见。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气。窗外的城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了无限可能。新的生活,新的开始,一切都还在路上。
林然知道,此时此刻的决定,或许会带来短暂的痛苦,但却避免了未来更长久的遗憾。正如母亲所说,她救的,是自己的未来十年。
而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发布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