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栏目 徐苑蕾
近日,华策影视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中透出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现金流周期性紧张等经营隐忧。
2025年以来,华策影视业绩走势高开低走,单季度业绩呈现大幅波动,一季度借力爆款《国色芳华》实现业绩强势反弹,但其后连续两个季度均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八成。
除了业绩之外,下半年以来,艺人虞书欣、田栩宁的动态也让华策影视频频站上风口浪尖。
一边是虞书欣微博简介清空公司信息,官宣八年合作终结,粉丝却直言“意难平”,指责华策资源支持不足;另一边是新人田栩宁陷入争议,再度引发粉丝对华策艺人管理能力的质疑。
公开报道指出,华策影视在2020年曾经历一次艺人出走潮。《BUG》栏目发现,如今华策影视官网显示的签约艺人不足20人,昔日“以剧带星”的模式难掩人才流失之困。
业绩高开低走,三季度净利大跌
从华策影视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经营存在着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业绩波动性显著等经营隐患。
10月24日,华策影视发布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10.41亿元,同比增长16.62%,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5.35%。然而,华策影视2025年的业绩走势可谓高开低走,单季度业绩呈现大幅波动。
由于2024年项目数量减少导致基数低,2025年第一季度,华策影视借力爆款《国色芳华》实现业绩强势反弹,营收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增长206.9%。但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内容出现空档期,华策影视两个季度均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净利润同比降幅均接近40%。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华策影视营收为2.04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为2500万元,同比下滑38.32%;第三季度营收为2.51亿元,同比下降52.21%,归母净利润为5760.6万元,同比下降39.38%。
更令人担忧的是,华策影视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正在减弱,更能反映业务表现的扣非净利润表现尤为疲软。今年第二季度,华策影视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仅27.34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三季度为1238.58万元,同比降幅高达82.94%。
第三季度,华策影视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4522万元,超过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三倍。这些非经常性收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现金流状况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自2024年一季度起,华策影视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亿元,同比下滑54.78%,直到今年三季度才转为正数,为2.74亿元,同比增长137%。
值得注意的是,华策影视也正加速布局微短剧、算力赛道。其中,公司算力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5650.42万元,营收占比达到7.15%,但对于传统影视起家的华策而言,算力业务需要预付高额款项,形成的设备存货也可能埋下资产减值风险,而能否扛起大旗仍需市场检验。
中金研报指出,华策影视出品的国庆档电影《刺杀小说家2》累计票房为3.64亿元,综合考虑到票房表现和投资成本,预计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亏损。因四季度电影表现平淡及后续电影项目不确定性,下调25/26年净利润预测。
虞书欣“离巢”,粉丝不满资源分配
除了财报业绩外,华策影视的经纪业务近日也受到广泛关注。下半年以来,华策影视旗下两位艺人接连成为舆论焦点。7月底,虞书欣在微博更新简介,删除所有与华策影视相关的信息,改为个人团队联系方式。
华策影视随后对外回应称,“华策与虞书欣合约到期,已于24年底结束合作,不存在解约一说。欣欣和公司相伴八年,携手同行一起成长,也祝福欣欣子未来越来越好!”
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体面分手”。不过,面对解约一事,粉丝们却依然表达了强烈不满。多位粉丝指出,华策影视近年来自制项目对虞书欣的支持有限。更让粉丝感到不平的是,在虞书欣恋情谣言爆发时公司未及时发声,粉丝还指出公司要求虞书欣“奶新人”,导致其在影视选择上自主权不足。
粉丝小玮(化名)表示,虞书欣的爆款作品《苍兰诀》《永夜星河》都不是华策出品的。最近几年,虞书欣也很少出现在华策影视的项目里,非要说华策的贡献,就是2018年—2020年期间给了虞书欣在《最亲爱的你》《下一站是幸福》出演机会,让她在前期积累了大量粉丝。
“虞书欣明明火了,但是反而没给太多资源。还有梁洁,后期也是没什么好的资源,不然以她的业务能力来说还可以发展得更好。说白了,华策电视剧制作能力很强,但是对艺人这块还是不够重视,能叫得上名的艺人基本走了。”小玮说。
与此同时,新人演员田栩宁争议登上热搜,相关讨论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虽然华策方面多次发布声明辟谣,但部分粉丝认为,华策在应对危机时反应迟缓,处理方式不够专业,暴露出公司在艺人经营管理方面的短板。
艺人梯队断层,造星模式遇困?
从整体业务结构来看,电视剧制作与发行始终是华策影视的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华策影视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为3.6亿,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为1.64亿,占比分别为45.59%和20.7%。
凭借在电视剧领域的优势,“以剧带星”成为华策影视“造星”的首选模式。《BUG》栏目注意到,早在2017年,华策影视就在财报中披露称,新设立了经纪管理中心,彼时吴倩、蔡文静、胡一天均是华策影视签约艺人。
虽然与电视剧业务相比,经纪业务在华策影视总收入中的占比相距甚远,但是近几年来,该业务板块也逐渐发展成为华策影视第二大支柱业务。
财报资料显示,2016年,华策影视的经纪业务收入还仅为约3886万元,营收占比为0.87%;而2017年即设立经纪管理中心的首年,经纪业务同比大增256%至1.38亿元,营收占比为2.64%;至2025年上半年,为7915.84万元,虽同比下滑3.61%,但营收占比进一步攀升至10.02%。
然而,作为曾经培养出多位演员的业内巨头,华策影视正在经历艺人梯队建设的阵痛期。公开报道指出,华策影视在2020年曾经历一次艺人出走潮,当时有30多位艺人集体离开,包括蓝盈盈、徐正溪等艺人。
虞书欣的离开也意味着华策的艺人阵容进一步削弱。从官网资料来看,如今华策的签约艺人数量大幅减少到不到20人,主要艺人包括吴倩、田栩宁、王梓豪、许龄月等。
一位影视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华策擅长长线培养演员,但是公司优质的项目需要优先保障成功率,旗下工作室的运作也较为独立,所以旗下艺人在华策自身的重点剧集中的表现并非绝对优先。
“当艺人成名后,如果公司的项目池无法满足其转型或突破的需求,出走就成为必然选择。比如胡一天在华策时期主演的《暗恋橘生淮南》《绝代双骄》等作品,多数也并非华策出品或主控。”该人士认为,华策或许需要在坚持内容优势的同时,思考如何为头部艺人提供更灵活的合作模式、更专业的个性化运营以及更深度的利益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