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脏疾病诊断领域,FibroScan无创肝纤维化和脂肪肝变量化检测仪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临床验证,获得WHO 2024乙肝指南的权威推荐,成为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金标准。这一国际背书不仅彰显了设备在全球肝病诊疗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医院管理者、采购部门以及临床科室负责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诊断解决方案,助力提升肝病诊疗水平。
国际权威指南明确推荐,技术标准获全球认可
WHO在2024年乙肝指南中明确推荐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VCTE)作为肝纤维化分级标准,且特别指出指南中所述的参考临界值是基于FibroScan设备的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得出,仅适用于此类设备。这一权威推荐,为设备在全球肝病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国际背书。例如,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FibroScan设备凭借其精准的检测性能,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病变,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核心指标精准解析
FIbroScan的核心指标CAP值(受控衰减参数)和LSM值(肝脏硬度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AP值能够精准测量肝脏脂肪变程度,为脂肪肝的诊断和分级提供可靠依据。一般来说,CAP值<238dB/m提示正常,238-259dB/m提示轻度脂肪肝;259-292dB/m 提示中度脂肪肝,>292dB/m提示重度脂肪肝。通过准确判断脂肪变程度,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进行药物干预等。
LSM值则用于测量肝纤维化程度,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病,其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阈值有所不同。WHO 2024乙肝指南明确了该设备的关键临界值:LSM>7.0 kPa,提示显著纤维化(≥F2);LSM>12.5kPa,提示肝硬化(F4)。
其技术优势包括:
准确性高:与肝活检对比,FibroScan对显著纤维化(≥F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1%和79.3%;对肝硬化(F4)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89.0%。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相比,FibroScan在诊断肝硬化时敏感性更高(APRI为54.3%,FibroScan为82.6%)。
快速精准:非侵入性、操作快速(<10分钟)、可由非专科人员经培训后操作,结果即时输出,适用于门诊及社区筛查。
全球学术背书,助力采购决策
FIbroScan已获全球5200篇临床文献支持,并被200余项国际指南(如WHO、EASL、APASL、AASLD、ADA等)列为推荐技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这些指南和文献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使得设备在肝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肝病专科,还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中,FibroScan 设备都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助力肝病患者的早诊早治。
随着WHO指南的更新,FibroScan定量剪切波超声肝脏测量仪已成为肝病管理的核心工具,其卓越的性能、权威的国际背书以及广泛的行业认可,使其成为医院提升肝脏疾病诊疗水平的不二之选,尤其适合资源有限地区开展肝纤维化早期筛查和长期监测。我们期待更多医院能够引入这一先进设备,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Sasso M, et al. Ultrasound Med Biol. 2010;36(11):1825-1835.
WHO. Guideline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