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睡衣妈妈”接娃放学日渐流行,你方便了,孩子却跟着受伤

看过一项网上的关于接送孩子时父母着装的调查报告接受采访孩子中,70%左右的幼儿园孩子表示,“喜欢妈妈穿得漂漂亮亮来接我”,85%左右小学生则直言“不喜欢妈妈穿睡衣来接我”。不知道你是穿什么衣服去接孩子的?

宁宁去接孩子放学时,没想到,女儿乐乐却说:“妈妈,你以后别来接我了,换爸爸来吧!”

宁宁有些诧异,以前女儿跟自己很亲,还总让自己陪她去幼儿园,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

乐乐小声说,妈妈,你总穿睡衣来,昨天小敏还问我,是不是咱家太穷了,怎么穿着睡衣就出门了?

宁宁这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因为家离幼儿园不到500米,就觉得没必要换了,这样很方便啊!没想到,却让孩子的内心受伤了。

宁宁赶紧答应女儿,以后一定注意,尽量不穿睡衣来接他。

其实,这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生活小细节,但却藏着,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和儿童心理学知识。

“睡衣妈妈”不一定是“靓丽风景线”

不管是幼儿园门口还是小学门口,总会看到有妈妈穿着睡衣就去接孩子了。尤其是冬天,厚重的睡衣看起来,真的不太美观。而且,会给孩子带来三个伤害哦!

第一个伤害,令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根据埃里克森理论可知,3至6岁、7至12岁的年龄段都是孩子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重要时间阶段。而在此期间,他们尤为在意同伴的尊重与认可。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被同伴询问,为啥你妈妈穿睡衣来接你?不仅会让娃觉得,内心有些受伤,还会有自卑感,更不敢跟同学多说话了。

第二个伤害,影响孩子的穿衣礼仪习惯

“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一个人的穿着是否得体,将直接影响他人的第一印象,最终影响社交的顺利度。”

不论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总是穿着随意、宽松的睡衣,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得体、不尊重人。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穿衣习惯,甚至影响以后的社交和工作生涯。

第三个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审美

一直看到家长总是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甚至和时尚毫无关系,孩子审美观受到影响

不懂得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衣服,能展现自己的外在形象。

美没有标准,穿衣请重视

大数据显示,我国不少3、4线城市以及许多农村地区,全职妈妈们更偏爱穿着睡衣接送孩子。也正因如此,“睡衣妈妈”成了不少幼儿园、小学门口的一道“风景线”。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过:“一个人的穿着,很可能决定了他的命运。”一语道出了穿着重要性

马克·吐温认为“衣服出自裁缝挑选衣服体现风度由自己”,说明了穿衣礼仪可以通过培养形成

所以,上班、接送孩子,还是要穿着大方得体。如果真的不方便、来不及换衣服,可以套个宽松的外套,起码一眼看过去,不至于太随意。

如果参加亲子活动、运动会等,建议穿宽松的运动装,方便活动,也更舒服一些。

如果参加宴会、婚礼等隆重场合,除了衣着正式一些,还建议化淡妆,整理好衣帽,表示重视。

其实,不是想要教家长,如何穿衣搭配,而是想说,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这也是对孩子审美能力的熏陶。

当孩子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发现生活的美好,也能让他在穿衣打扮时拥有个性,并不会被人诟病“非主流”或者不适合。

所谓的“美”,没有唯一标准每个人拥有对“美”的定义自我见解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当一个人能在不同的场合穿对衣服与人交往能保持整洁大方穿衣状态,那么这个人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社交都会更顺畅一些。

因此,家长们不仅要自身保持良好的穿衣礼仪,哪怕是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不能过于随意只考虑自己的舒适忽略了是否影响孩子的心理。

“衣食住行”中,“衣”之所以放在最前面,不仅是体现它的分量,也相当于告诉家长们,不要不重视自己的衣着礼仪。

枕边育儿寄语:

作为二胎妈妈,我想提醒家长们。你每一次出现在孩子与他的同龄人面前不一定保持华丽、昂贵的衣着打扮,但一定大方得体不建议穿过于随意的睡衣。这不仅是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穿衣礼仪,也能避免在同龄人面前“丢人”影响心理健康!你是穿什么衣服接送孩子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浙江

上一篇:康丽赋乳糖酶受邀亮相第七届新生儿危重症学术会议,助力临床喂养难题破解
下一篇:清朝小朋友的书包,上绣着这样一首诗: 小小读书不用心, 不知书里有黄金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